东方旅游在线 www.east-trip.com
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平镇,素有长兴南大门之称,东连湖州,西接安吉,北临西苕溪,南倚天目山 脉,中贯省道鹿唐线,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和平古镇建置始于唐朝,保存着近300幢明清时代的古建筑,是福建省历史最悠久的古镇之一。唐代越族先民在此拓土定居,繁衍生息。唐称“昼锦”,宋、元为“和平里”,明为三十三都,清设和平分县,民国为邵武第三区,1950年设和平镇。史上入闽三道之一的愁思岭隘道就在和平镇境内,是中原文化进入福建的纽带、桥梁。至今,古镇内还保存着闽北历史上创办最早的“和平书院”,明末抗清军事家袁崇焕题额的“聚奎塔”,李、黄、廖三姓氏的5座“大夫第”,以及岐山公祠、丁氏公祠、司马第、天后宫等近200幢典型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和平古镇历来以教育发达、文风炽盛、英才不断、贤能辈出而闻名,被后世誉为人杰地灵之地。宋至清仅进士就有100多人,明清时期的“贡士”、太学生更是数不胜数,文学家、书法家也层出不穷。最为杰出的要数后唐工部侍郎黄峭,他是南方各省和台、港、澳及东南亚各国大多数黄氏公认的开基始祖。
      和平古镇有四大特色:
      1.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
  明万历十六年(1588)和平建城堡,东西南北四个主城门上建谯楼。城堡系民间自发集资建造,墙体就地取材以河卵石砌筑,极富个性和特色。城堡内古镇区面积0.43平方公里,形成一个城堡式大村镇。国家旅游资源评定课题组负责人、福建师大旅游系主任袁书琪教授评价和平古镇是“一处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
       2.保留了一套完整的古街巷。
   古镇区连接南北城门的一条长600余米的青石板古街为古镇主街,形成于唐天成初(926),街两面分布着近百条纵横交错呈网络状的古建卵石巷道,形成一套完整的原汁原味的古街巷。当今中国古建筑学泰斗、清华大学教授陈志华和省建筑设计院院长、总设计师刘汉民以及省建委高级工程师林萌新等专家学者都不约而同地评价:和平镇保留如此完整的古街区,全国少见,堪称“福建第一街”。
      3.保留了大量古代乡土建筑尤其是民居建筑,形成古建民居群。
  和平古镇不仅有古城堡及谯楼,有袁崇焕题额的聚奎塔,有创建于五代的“和平书院”,还有“县丞署”、“旧市三宫”、“旧市义仓”、“谢氏庄仓”和中乾庙、下城庙、光源寺以及廖氏、黄氏、丁氏、赵氏、上官氏等家族祠堂,更有近300幢的明清民居,其中廖氏、黄氏、李氏的三座大夫第及陈氏“贡元”宅等都堪称古民居瑰宝。
  4.历史文化底蕴丰厚。
  和平古镇保留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传统民俗及传统名产。自五代黄峭创办“和平书院”后,宗族办学成为传统,千余年来始终教育发达,文风炽盛,英才不断,名人辈出,宋至清仅进士即有100余名,明清时期的“贡士”、太学生更是数不胜数,著名文学、书法家也屡出不穷。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工艺等遗存相当丰富,更有大量传统的儒家文化、佛道文化浸透在建筑和习俗中,还有不少中原传统文化融合当地土著文化而形成的独特习俗,由此而形成了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缩影。
  和平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了当时诸多名家到和平讲学,如朱熹在和平讲学,也吸收了和平的一些思想文化。和平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传统的儒家文化、佛道文化和不少中原传统文化融合当地土著文化而形成的独特习俗,由此而形成了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缩影。如和平书院的创始人、后唐工部侍郎黄峭就身体力行,倡导开放思想,黄峭有21个儿子,除3个孩子留乡外,其余在成年后各奔东西,目前全世界的黄峭宗亲有4200多万人,黄峭的一首《遣子诗》是海内外大多数黄姓的“认祖诗”,各地峭公后裔均将此诗收入族谱,作为祭祖认祖的凭据。至今闽、粤、赣等省和台港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大多黄姓宗族均以此认黄峭为紫云黄氏开基始祖,每年均有大量海内外后裔前来寻根认祖,祭扫祠堂。黄峭公祠也一直香火旺盛,为古镇平添了许多热闹的景象。
      和平镇地域192.8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人口4.2 万。土地资源丰富,耕地5万亩,缓坡地6万亩,水面3万亩,农业主产水稻、蚕茧、水产、茶叶、水果、竹木; 工业 以矿山建材为主,轻纺、竹木加工业蓬勃发展;集镇建设方兴未艾,面积达2平方公里, 人口0.8万;商业贸易发达,辐射半径20余公里。
      和平古镇不但人杰地灵,还是物宝天华之地境内盛产茶、稻米、笋干等,传统名产“观星茶”(绿茶)、“和平豆腐”等。

      著名景点

      李氏“大夫第”
  古镇区现有3座李氏“大夫第”,位于东门的李氏大夫第又号“李恒盛”,为清同治间奉政大夫、直隶州州同李春江的宅第,此门李氏清晚期“一门九大夫”。
  该“大夫第”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四合院式天井院建筑,南侧有木构二层楼护厝。合院内三进厅,均三开间,穿斗式构架,大式作法。门棂、窗灵、雀替等构件雕饰花草图案和人物故事。石柱础,均有桎。砖石构六柱五间一门牌坊式八字门楼,砖雕内容丰富,有历史人物故事“斩颜良”、“华容道”、“长坂坡”、“博望坡”和“千里送京娘”,也有松、竹、梅、鹤、鹿、麒麟等组合的画面,还有花草、龙凤组合的图案。龙凤图案中凤在上,龙在下,是典型的特定历史时期产物,时代特征十分明显。
  历史价值:其建筑的平面布局、立体结构均为明清时期邵武地方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是邵武地方古建民居的标本、典范,也是研究地方古建民居的珍贵实物资料。其雕饰凤在上龙在下,是特定历史时代的见证和标志。
  艺术价值:其雕饰采用精致细腻的写实手法,技艺精湛,人物形态栩栩如生,花草图案疏朗简洁,刻工线条流畅,造型典雅质朴,堪称艺术精品。

     黄氏“大夫第”
     号“大东家”,位于镇区北门,清嘉庆间建筑,为嘉庆十七年(1812)奉直大夫、直隶州五品知州黄映璧宅第。该门黄氏自雍正至嘉庆间祖孙三代均诰封为大夫,谓为“一门三大夫”。
      黄氏大夫第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共有三座合院,均临大街。街东两座并列相联,坐东朝西,后宅原有花园和戏台。街西一座,坐西朝东。主合院三进二厅,正厅为一厅三天井,均三开间,南侧有护厝。砖石构四柱三间一门牌坊式八字门楼,砖雕丰富精美,富丽堂皇,有简洁疏朗的图案,有内涵深刻的画面。四幅主画面采用粗犷的写意技法,谐喻“松鹤延年”、“富贵长留”、“竹报平安”、“锦绣美满”。既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又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穿斗式构架,大式作法,木构件小巧细致,石柱础,均有桎,瓜柱、月梁、雀替、花窗、隔扇均有雕饰,尤以厢房门棂雕饰丰富精致,时代特征明显。朝西的两座合院为避免夏日下午烈日直晒,厅堂檐前梁枋上设置了活动机关,用云母片制成遮帘,收放自如,非常巧妙,又不影响采光。

      廖氏“大夫第”
      又号“廖健顺”,建于清同治间,为朝议大夫、四品衔广东候补通判加三级的廖传珍宅第。此房廖氏晚清时祖孙三代“一门四大夫”,亦儒亦官亦商。
      廖氏大夫第共4座院落,占地2000余平方米。临街东西相向两院落,西门坐东朝西两院落,临街两院落均三进二厅三天井,前店后住。位于西门的两座坐东朝西,主院落三进二厅二天井,另一院落为单进厅。主院落的第一进在主门楼外,且仅在两侧建廊楼,楼上为书房,名“课子楼”。各院落均穿斗式构架,三开间,柱有桎。瓜柱、门棂、花窗有雕饰,门楼均简朴无华,主门楼也仅有少许砖雕花草图案,门额镌刻楷书“大夫第”三个大字遒劲有力。“课子楼”木构件雕饰题刻极其丰富,其雕饰题刻和楹联文化内涵深刻,呈现浓烈的文化氛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但其建筑又吸收了西方建筑文化,置有百叶窗和熬制鸦片的小壁炉,中西合璧。南侧“课子楼”有一株古柏树从地面穿过楼板和瓦顶,破屋而出,是建房之前就已有的,至今已至少有近200年树龄,仍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聚奎塔
      亦称“奎光塔”,俗呼“聚光塔”,位于古镇区东南1.5公里的狮形山(和平水口山),创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系黄峭后裔黄六臣父子首倡并捐资和主持修建。当地乡民也纷纷集资,历时20余年,于崇祯间告竣。
      聚奎塔平面呈六角形,五层,通高约20米,砖木石混构。这种砖木石混构的古塔殊为罕见,建筑结构独具特色。该塔每层均辟一券顶门,其朝向各异,门楣均有题额,底层门额阴刻行楷系明末军事家、抗清民族英雄袁崇焕书题:“天启元年秋月吉旦 聚奎塔赐进士第知邵武县事袁崇焕立”。其余五面均外辟拱顶窗龛,龛内砖质浮雕神佛像,龛顶砖雕花草图案,各层塔檐均以麻石板出水达2米,塔内沿壁嵌砌石磴旋梯达顶层,楼板及桁条均为木质。塔内壁亦每层各辟一朝向各异的窗龛,均有题刻。
      近4个世纪来,聚奎塔饱经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1989年被列为邵武市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冬修缮,历时一年告竣。
  
      和平书院
      闽北历史上最早的一座书院。系后唐工部侍郎黄峭(871-953)弃官归隐时创建。初创时为黄氏家族自办的学堂,专供族中子弟就学,后逐渐衍变成为一所地方性的学校,不再只是黄姓的家族学堂,和平其他各姓氏家族也都捐钱、粮和田地资助书院,也将子弟送入书院就读。和平书院自创办后历时1000余年,解放后还是作为“和平小学”校址,“文革”后才迁建新校舍于北门外。
      现存的和平书院建筑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应士民黄浩然等所请,于文昌阁辟地复建,“以唐宋旧名名之”。邵武知府张凤孙曾作《记》。
      现存的和平书院位于古镇区西北隅,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坐西朝东,为四合院式天井院建筑,斗砖封火马头墙,单进厅,穿斗式构架。天井两侧建廊楼,堂房地面高出天井和廊楼地面约1.6米。天井正中筑十三级石阶达堂房大厅。堂房为五开间,中为厅堂,两侧作教室。堂房后封火墙外为三坡水附属建筑(厨房)。正门门楼的门额砖刻阳文“和平书院”四个楷书大字,无其他雕画装饰,质朴无华。门前空坪以小卵石铺筑几何图案。空坪北侧建一砖石构单体门墙,顶部形状象一顶官帽,中间大门和两边券拱门形成一个“品”字,暗喻读书为做官,做官要做有品级的官。体现了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意识。

      歧山公祠
      又称“半山园”,建于清光绪间,为朝议大夫、州司马廖德昌(名维周,号歧山)的享祠,系其子传珍、传琼为纪念乃父而建。
      该祠原占地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是请当时天津著名建筑设计师采集大量优秀的园林建式样再结合邵武地方建筑风格而设计建造的,而且从天津购来大量名贵花木种植,成为一处幽雅别致的园林式建筑,所以又称为“半山园”。现存单体建筑,单进、五开间,约300余平方米。门楼前辟泮池,建石桥。

      惠安祠
      古名“溪堂”,奉祀唐镇将上官洎及其子上官兰。上官洎号惠安,故名“惠安祠”。因地处下城桥畔,故又称“下城庙”。创建于北宋熙宁间(1068-1077)。
      惠安祠基址原系上官洎茔葬,因奉旨改葬暖水巢,即在此建其享祠,并加塑福善王欧阳佑塑像。该祠历经元明清几度改朝换代,“迭遭兵焚,屡建屦倾”,清初又重建,匾额仍为“惠安祠”。祠内遗存明弘治十一年(1498)铸造的大铜钟一口,通高1.2米,口径0.8米。此钟现收藏于市博物馆。
    惠安祠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坐西朝东,斗砖封火马头墙,四合院式,两进殿,五开间,抬梁与穿斗式混合构架,重檐顶,保留明显的明代建筑风格。一进为正殿,供奉“民主王”上官洎,“五通王”上官兰和“福善王”欧阳佑。大门楼内天井前建可拆卸的活动戏台,天井两侧建廊楼,为戏台看楼。

       黄氏峭公祠
       位于坎头上井,为后唐工部侍郎黄峭的享祠。黄峭有21股子孙后裔分处各地,他们为纪念开基大始祖而在其故里建此享祠。现存为清光绪十五年(1889)建筑,民国十年(1921)曾修,1995年再修。
       黄氏峭公祠为四合院式天井院,坐东北,朝西南,砖木构,硬山顶,三山式斗砖封火马头墙,穿斗式构架,单进厅,面宽五间,为18.7米,进深28.1米。时代风格明显,古朴且具地方特色。
      黄氏峭公祠的价值:黄峭作为晚唐五代的一位历史人物,创办书院,造福桑梓,培育人才,教育子孙不靠祖荫,自强自立,晚年时毅然分遣诸子往异方开拓创业,这种精神至今犹具现实意义,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祠作为历史名人的纪念建筑,具有历史文物的价值。今其后裔已遍布海内外,人口达数千万之众,其祠对吸引海内外后裔前来寻根认祖,促进各地后裔的联谊活动,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联络海内外黄峭后裔的纽带和桥梁,其潜在的价值远非仅是一处文物价值可比拟。



东方旅游在线:中国旅游导航网站 英文域名:www.east-trip.com, www.cn3399.com;中文域名:“东方旅游在线.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