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旅游在线 www.east-trip.com
安徽浮山国家地质公园


      安徽浮山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境内,距枞阳县城36公里,距桐城40公里,其水路可直达长江,总面积76.69平 方公里。地质公园属于火山地貌类型。
  公园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古火山喷发中心区,古火山形态保存良好,环形山脉、环状断裂、放射状断裂、塌陷火山洼地和复合穹丘等火山构造诸要素均清晰可见。浮山奇特的火山地貌景观,处于浮山破火山机构之中。尤其浮山破火山,其火山地貌保存完整,形态典型,平面近似圆形,直径约4平方公里,面积约14平方公里,地面形态为一边缘高、中间低的盆形凹地,属典型的塌陷火山洼地,岩相种类配套齐全,构造形迹清晰可见。有复合穹丘、火山口、火山钟、火山渣(浮石)及熔岩流、环状及放射状断裂、龟裂纹等。在浮山莲花峰至云梯峰一带,在由火山灰流形成的弱熔结凝灰岩层面上,常见到大片出露的不规则多边形龟裂纹构造,显示了层状火山岩层面冷却收缩的特有遗迹,裂纹垂直岩层面规则下延,形成柱状节理,沿此组节理风化淋滤便形成了“百佛朝如来”等陡峻峰林景观。在火山灰流形成的弱熔结凝灰岩中,均发现有垂直层面连续分布的气孔构造。这种气孔构造是含挥发分的炽热火山碎屑岩灰流在定位后固结过程中,挥发份不断逸出所形成的。浮山景区的“海岛雪浪”景点,为较典型的火山灰流自然剖面,每个灰流代表一次火山喷发。
  浮山为白垩纪(距今约1.35亿至6500万年)火山喷发形成的破火山,现在的形态是其原始火山锥解体塌陷的结果。火山岩的特征及其韵律层序反映了浮山期火山活动的特征和火山机构的形成过程。浮山火山岩韵律层序完整,地质现象典型,是国内中生代粗面质火山岩区最具代表性的岩田,在国外已知中生代火山岩地区亦不多见。浮山火山岩已被中国地层典确定为“浮山旋回”火山岩的典型代表,在地质学中具有立典的意义。
  总之,浮山国家地质公园内,洞壑藏幽,峭壁凌空;奇峰怪石,各具风姿。更兼碧水迂回,沟谷纵横,美景天成,令人叹为观止。另外,浮山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迹。
      公园遗迹
  浮山,位于安徽省枞阳县境内,与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并称为安徽省五大历史名山。距枞阳县城30km,面积18km2,由六个景区构成:张公岩天池景区、会圣仙桥景区、金谷妙高景区、木氽 山景区、浮东水上休闲度假娱乐区、北后山生态森林花果景观区。
  浮山是一座白垩纪时期的火山,由富钠、钾的火山岩组成。经一亿多年的风雨剥蚀,仍保留着完整性与典型性。其火山爆发方式类似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它在长江中下游——郯城、庐江火山岩带内属于晚期火山的杰出代表,是研究粗面岩的天然陈列馆,是探索地球深部物质的“超深钻”。
  浮山古火山经大自然精雕细刻,塑造了叠嶂、峭壁、岩洞、怪石、岩钟、天桥与涧流,幽谷与湖荡为组合的自然景观。它秀丽玲珑、岩嶂壁立、洞壑幽藏、河湖环绕,而领人神往,闻名于世。
  浮山历史文化起源于南朝梁代(公元205—557年)。高僧名士远禄(曹洞宗第七代祖师),智岂页 (天台宗创造人),王阳明(理学家),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苏东波,方以智,方苞,姚鼐(桐城派)等,都在浮山留下丰富的文化遗迹。
  探访文化渊源,搜寻历史足印,浮山将为游客提供一份翔实的人文资料库。
      地质景点及路线
  火山地貌景观
  神奇的火山地貌景观主要位于浮山破火山机构之中,由奇峰怪石,火山洞穴,火口湖等构成。奇峰怪石:形态各异,极尽鬼斧神工之妙,为国内罕见。
  如来峰:
  犹如一尊大佛。披衣舒袖,盘腿而坐。面前怪石数百,好一幅“百佛朝如来”!此乃沿熔岩柱状节理风化淋滤而形成的陡峻峰林景观。
  飞来峰:
  好似凌空巨石,如海螺,似葱头,似动非动,摇摇欲坠,名日“飞来石”,旁有题刻“何地飞来”。有诗为证:“何地飞来石,蓝天耸玉葱”。
  天柱峰:
  突兀于“盆地”之中,为火山钟(熔岩穹丘)景观,又名樯山。
  莲花峰:
  如蓬苞欲放,峰上岩石千叶,如叶托莲花。玉龙背:犹如蛟龙之脊背,有惊有险而无危。抱龙峰:露台流霞,远观若狮子吼天。
  曲尺峰:
  一峰独立,高插霄汉,怪石槎牙,粗犷古拙,登其上,则见湖水激滟,云生碧岫。
  妙高峰:
  形如锅底,浮山最高峰。峰上有一亭,叫“望江亭”。俯首西望,樯山如柱,缆山如索,极目远眺,“长江如带,九华若笋;振风塔、天柱峰隐约可见”。近观则湖山相间,潦绕回环;农舍渔村,星罗棋布;良田纤陌,纵横如秤;林鸟沙鸥;烟霞出没;轻帆片片,堤柳依依。
  天地清淑之气,无不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若在金秋时节,人立妙高峰顶,西望天柱山,耸立天际,夕阳西下,太阳下方,渐渐出现一个三角形的黑影,黑影慢慢上升,像一座宝塔映在圆盘之中。此乃“天柱日影”,为浮山独有的奇景。海岛雪浪,峭壁千仞,石纹赤黑相间,如雪浪翻滚。岩洞心空如蜂房,立壁之上苔藓悬挂,若飞瀑坠下。雨天里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势,人立其下,如置身海岛之中,惊涛骇浪,震耳欲聋。晴天则有天河坠玉,悬挂若帘之妙。
  浮山怪石,天然雕塑,千姿百态,精巧绝伦。玉兔拜月,紫霞万千:天鹅孵蛋,惟妙惟肖;灵猴迎客,石景寓情;指月石上,得月最早,双蛙戏岸,活灵活现。千奇百怪,引人入胜。
  火山洞穴:
  浮山洞壑藏幽,峭壁凌空。其“削成绝壁千寻峭,生就悬崖万窍空"的卓绝风姿,令人神往。
  据《浮山志》记载,全山有洞穴五百多,著名的有三十六岩七十二洞。****的金谷岩,长十三丈,宽五丈,解放初岩内尚有庙宇,现洞口仍留有罗汉松,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其附近有两壁夹峙的“一线天”,和被称
  为“浮山第一水”的滴珠岩。
  滴珠岩:
  如海螺直立,石壁森严,若斧削成,岩顶一窍见天,窍口飞流直下,声如金玉落盘,日“天河堕玉”、“雨花天”,形成“白日睛飞雨,散瀑溅洌珠”的特异景象。岩内四时之景各异,春雨到来,悬流飞挂,溅玉喷珠;盛夏清凉,绿荫如盖,幽静肃穆;秋高气爽,溪流澄碧,声如丝竹;严冬雪压,冰柱擎天,巍峨壮观。岩内尚有一洞,名日“九曲洞”,幽深莫测,不知通往何处,至今无人敢入,名“金谷藏幽”。
  会圣岩:
  宽敞开阔,幽深别致,是宋时远禄大师的居所。昔日,远禄大师与欧阳修“因碁说法”的传说流传至今。脍炙人口。岩之上下左右,大小洞穴罗列,长短崖廊相接。岩壁上留存下历代的名刻,风格各异,书法万千,令人目不暇接。张公岩,两厢悬岩相对峙,气势雄伟,乃宋使者张同之修道之所。其它如观音岩、三曲洞、凌宵岩、连云峡、龙虎关、天然桥、仙人床等景观,莫不千异百巧。
  火口湖:
  如上天池和明镜池。上天池的“天池云影”乃浮山一绝。上天池为古火山口遗迹或为火山灰流岩层间的一处负地形?发人深省。明镜池,池水清秀,波光鳞鳞,青山环绕,叫人流连忘返。
  此外,龟裂纹地貌景观可在莲花峰至云梯峰一带常见。这是岩浆喷出后冷却收缩的遗迹。
  科考线路
  1.茶庄中心接待站 - 马祖庵 - 神秘谷 - 试心桥(渡仙桥) - 西关寨
  2.大天门 - 三祖寺 - 石牛古洞 - 摩崖刻石 - 太平寺
    地质发现
  浮山为白垩纪(距今约1.35亿至6500万年)火山喷发形成的破火山,现在的形态是其原始火山锥解体塌陷的结果。火山岩特征及其韵律层序反映了浮山期火山活动历史和火山机构的形成过程。浮山火山岩韵律层序完整,地质现象典型,是国内中生代粗面质火山岩区最具代表性的岩田,在国外已知中生代火山岩地区亦不多见。浮山火山岩已被中国地层典确定为“浮山旋回”火山岩的典型代表,在地质学中具有立典的意义。
      博物馆
  火山地貌
  公园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古火山喷发中心区,古火山形态保存完好,环形山岭、环状断裂、放射状断裂、塌陷火山洼地和复合穹丘等火山构造均清晰可见。尤其是浮山破火山,其火山地貌保存完整,形态典型,平面近似圆型,直径约4平方公里,面积约14平方公里,地面形态为一边缘高、中间低的盆形凹地,属典型的塌陷火山洼地,岩相种类配套齐全,构造形迹清晰可见。有复合穹丘、火山口、火山钟、火山渣(浮石)及熔岩流、环状断裂与放射状断裂、龟裂纹等。
  在浮山莲花峰至云梯峰一带,在由火山灰流形成的弱熔结凝灰岩层面上,常见到大片出露的不规则多边形龟裂纹构造,显示了层状火山岩层面冷却收缩的特有遗迹。裂纹垂直岩层面规则下延,形成柱状节理,沿此组节理风化淋滤便形成了“百佛朝如来”等陡峻峰林景观。
  在火山灰流形成的弱熔结凝灰岩中,均发现有垂直层面连续分布的气孔构造;这种气孔构造是含挥发分的炽热火山碎屑岩灰流在定位后固结过程中,挥发份不断逸出所形成的。浮山景区的“海岛雪浪”景点,为较典型的火山灰流自然剖面,每个灰流代表一次火山喷发。
      人文景观
  浮山是一座“佛山”。据说,早在晋梁时期,浮山就建有寺庙。陈隋年间,浮山成为佛教天台宗智者大师的道场。赵宋以后,是佛教曹洞宗的祖庭,著名的圆鉴大师与欧阳修“因棋说法”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块“三宝胜地”,历史上曾得到最高统治者的崇奉和护持,他们或赐匾,或赐号,或赐经书,或赐财物,因而浮山寺庙、塔院林立,高僧辈出,成为驰名中外的佛教丛林。
  浮山是一座“文山”。早在五千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繁衍,山上新石器遗址足可证明。晋梁以后,经过开发,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如孟郊、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黄庭坚、左光斗、张英、方苞等等。他们流连于山水之间,或唱酬、或题刻,因而在浮山石壁上出现了近五百多幅摩崖石刻,成为江南****的岩洞摩崖石刻长廊。“人云胜景曾经目,惟有此山观不足;我欲就中赞一言,森森好景难为录。”千百年来,山中名人墨客游踪不绝,探奇访胜,寻幽觅古,吟诗写记,赋词刻石。上至唐宋、下至民国,文体各异,书法万千。山中现存四百八十三块石刻,数盖他山,冠绝全省,故浮山又被世人誉为“文山”。
  上新石器遗址足可证明。晋梁以后,经过开发,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如孟郊、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黄庭坚、左光斗、张英、方苞等等。他们流连于山水之间,或唱酬、或题刻,因而在浮山石壁上出现了480多幅摩崖石刻。浮山石刻,上至唐宋、下至民国,文体各异、书法万千。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研究历史名人、宗教、书法的宝贵资料,安徽省已列为重点文物,并加以保护。1924年后,教育家房秩五先后在浮山创办了图书馆和中、小学,又使这里成为举办新式教育的基地之一。日本学者佐滕一郎参观后,曾题词曰:“天下形胜地,文人争霸处”,可谓一语破的之见。
  除了“火山”、“佛山”、“文山”之外,浮山又是安徽的一块革命根据地。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上海、安庆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如王正文、周新民、朱蕴山、房师亮、黄镇、任锐等,都先后转移到浮山,在会圣岩农民吴夫之家里设立了县委机关,以浮山中学为联络点,以岩洞为秘密会议场所,领导了桐(城)庐(江)舒(城)一带的农民运动。浮山在近代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周恩来总理曾给予高度的评价。
      地质公园看点
  破火山口
  浮山破火山口位于枞阳县城北24公里处.平面上呈等轴状,直径近4公里.具有环形山脊和弧形地质体分布,构成盆状凹地.它的形成大致经历3个阶段:第1阶段是肢火山口前阶段,岩浆上侵拱起围岩,形成环状断裂系统,然后发生强烈爆发,喷发产物为粗面质角砾凝灰岩,凝灰熔岩,熔结角砾凝灰岩及流纹质凝灰岩等,随岩浆压力下降导致大规模塌陷,形成塌陷破火山口;第2阶段主要表现为次火山岩和浅成侵入岩的微弱岩浆活动,前者为粗面斑岩,后者为石英正长岩及正长斑岩;第3阶段是破火山口后阶段,由于岩浆压力再次聚集升高,在北北东和北西西向两组断裂交汇部位的浮山又一次形成爆发,喷发末期由于岩浆冷凝萎缩,发生轻微的火山口塌陷,并形成新的环状和放射状断裂.
  白云岩
  白云岩景区,是浮山风景名胜区景点之一。白云岩景区距浮山10公里,面积约10平方公里。景区内有八岩、三洞、十一奇峰、八怪石、二泉、二池。尤以白云岩形势奇伟,四围绝壁悬崖,如同正方体,上有四峰顶立,怪石嶙峋,因古白云禅师在此布过道场,故得名。白云青鸟景致一绝,生活在白云岩的青鸟古称神鸟,被看作幸福理想的象征。
  白荡湖
  白荡湖位于安徽省枞阳县境内,因湖水清澈白皙,湖面碧波荡漾,故名曰“白荡”,它连通长江,涝季为长江排洪,旱季又放水入江,默默的捍卫着长江,也抚育着它周边的人民。湖十分大,即使在普通的中国地图上,也能看见它大致的轮廓。走在堤上,湖水碧波荡漾,一望无际。秋高气爽的时候,远处的山峰影约可见,倒映在水中,青山绿水,景色醉人。
  浮山洞穴
  佛教文化:浮山的洞穴同时也蕴育了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在洞内只要砌墙开一扇门,就是一个很好的人类居住环境,避风挡雨,冬暖夏凉。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浮山历史文化悠久,起源于南朝梁代(公元205-557)年,历代骚人墨客留下483块极其珍贵的摩崖石刻。


 



东方旅游在线:中国旅游导航网站 英文域名:www.east-trip.com, www.cn3399.com;中文域名:“东方旅游在线.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