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49年楚灭鲁始设鲁县,596年初定县名为曲阜。“曲阜”二字,始见于《礼记.明堂位》中:“成王以周公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尔雅》释名说:“大陆曰阜。”东汉应劭诠释说:“曲阜在鲁城中,委曲长七、八里。”这就是“曲阜”名称的由来。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是中华民族始祖先皇古帝的发祥地,殷商故都,周、汉鲁国都城,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她以其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灿烂的东方古文化而蜚声中外,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人们心中的圣地名城,被西方人士誉为“东方耶路撒冷”。
“曲阜”二字,始见于《礼记.明堂位》中:“成王以周公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尔雅》释名说:“大陆曰阜。”东汉应劭诠释说:“曲阜在鲁城中,委曲长七、八里。”这就是“曲阜”名称的由来。
早在上古时代,人类祖先就在曲阜一带生息劳作,开拓了早期的物质文明,文物发掘中发现大量公元前4300--前2400年间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迹。据古籍记载,在四、五千年前,这里即是炎帝神农氏营都聚居的“大庭氏之墟”。杜预注释中说:“大庭氏,古国名,在鲁城内,鲁于其上作库。”.....《帝王世纪》记载:“神农氏,姜姓也,...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今淮阳),复徙鲁。”
大约公元前二十七世纪末叶,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诞生于曲阜寿丘。《帝王世纪》说:“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晋书.地理志》又说:“黄帝生于寿丘,而都于涿鹿”。继黄帝之后,少昊曾在曲阜营建都城。相传少昊在位84岁,寿百岁,崩葬曲阜城东北寿丘云阳山,与二帝三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并称万世享祀。
中国古史相传的“三皇五帝”中,有四人曾在曲阜留下了活动的踪迹,开创了发达的古代文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后,曲阜属上古尧舜时代九大部洲之一的徐州域。公元前十六世纪后的商代,曲阜为奄国国都,并一度成为商王朝的都城。公元前1066年,西周武王伐纣灭商,武王将其胞弟、王国宰辅周公旦封于故奄地曲阜,立国为“鲁”。
鲁国是曲阜历史上的黄金时期,是当时除周王朝首都镐京外全国文化最发达的城市。特别是春秋末年,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鲁国聚徒讲学,鲁国俨然成了全国的教育中心。鲁国文化高度发达,所以,人们至今仍用“鲁”作为山东省的简称。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鲁县入于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始实行郡县制,鲁薛郡,郡治设在曲阜,隶徐州部。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皇帝刘启改封皇子、淮南王刘余为鲁王,以鲁县为国都。鲁王在鲁南宫泮水以北周鲁故宫废址上兴建规模庞大、雄伟豪华的鲁王宫建筑群,为在扩大王宫的面积,在拆除阙里孔子旧宅中发现孔鲋所藏《尚书》、《论语》、《诗经》《仪礼》等古文经书竹简,得以使孔子思想流传推广。
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年)诏改鲁县为“汶阳”,自鲁国灭亡改为鲁县,至是年止,曲阜以“鲁”为县名,历时长达833年。开皇十六年,诏改县名为“曲阜”,“曲阜”一名,作为地理名词历数千年,一直沿用至今。
隋唐五代之时,曲阜虽不再是鲁南的行政中心,但因其为“圣人”孔子故里而依然受到重视。通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曲阜的文化、经济也空前发达。晚唐之际,仅孔家就出了六位状元和十四名进士。
宋仙源县城是曲阜有史以来继周、汉鲁城之后的第三座古城。由于宋王朝崇儒重道,致使朝拜黄帝、少昊、周公、孔子的文武大臣和学者络绎不绝,文化气氛十分醇浓。期间赐孔庙文宣王殿名为“大成殿”,于孔子墓前造立石仪。大修少昊陵,立“万人愁”石碑。宋高宗建炎二年(1129年),金兵入侵,将北宋王朝在曲阜建造的仙源县治及宫观、庙宇等建筑群及大批珍贵书籍化为灰烬,仙源县沦入金人统治之下,并恢复曲阜县旧名。
曲阜城在历史上曾有四次大的变迁。最后一次是在明代中期。正德六年(1571年)河北刘六、刘七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破曲阜、焚官寺民居数百,县治为墟”。明武宗朱厚诏令山东巡抚于鲁故城西南隅--以孔庙为中心重筑新县城,即现存明故城。
清代曲阜地方建制与明代略同。清皇帝累计10余次到曲阜“朝圣”,学者骚人竟相莅临曲阜,为曲阜留下难以胜纪的文化遗存。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是中华民族始祖先皇古帝的发祥地,殷商故都,周、汉鲁国都城,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她以其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灿烂的东方古文化而蜚声中外,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人们心中的圣地名城,被西方人士誉为“东方耶路撒冷”。
“曲阜”二字,始见于《礼记.明堂位》中:“成王以周公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尔雅》释名说:“大陆曰阜。”东汉应劭诠释说:“曲阜在鲁城中,委曲长七、八里。”这就是“曲阜”名称的由来。
早在上古时代,人类祖先就在曲阜一带生息劳作,开拓了早期的物质文明,文物发掘中发现大量公元前4300--前2400年间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迹。据古籍记载,在四、五千年前,这里即是炎帝神农氏营都聚居的“大庭氏之墟”。杜预注释中说:“大庭氏,古国名,在鲁城内,鲁于其上作库。”.....《帝王世纪》记载:“神农氏,姜姓也,...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今淮阳),复徙鲁。”
大约公元前二十七世纪末叶,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诞生于曲阜寿丘。《帝王世纪》说:“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晋书.地理志》又说:“黄帝生于寿丘,而都于涿鹿”。继黄帝之后,少昊曾在曲阜营建都城。相传少昊在位84岁,寿百岁,崩葬曲阜城东北寿丘云阳山,与二帝三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并称万世享祀。
中国古史相传的“三皇五帝”中,有四人曾在曲阜留下了活动的踪迹,开创了发达的古代文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后,曲阜属上古尧舜时代九大部洲之一的徐州域。公元前十六世纪后的商代,曲阜为奄国国都,并一度成为商王朝的都城。公元前1066年,西周武王伐纣灭商,武王将其胞弟、王国宰辅周公旦封于故奄地曲阜,立国为“鲁”。
鲁国是曲阜历史上的黄金时期,是当时除周王朝首都镐京外全国文化最发达的城市。特别是春秋末年,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鲁国聚徒讲学,鲁国俨然成了全国的教育中心。鲁国文化高度发达,所以,人们至今仍用“鲁”作为山东省的简称。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鲁县入于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始实行郡县制,鲁薛郡,郡治设在曲阜,隶徐州部。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皇帝刘启改封皇子、淮南王刘余为鲁王,以鲁县为国都。鲁王在鲁南宫泮水以北周鲁故宫废址上兴建规模庞大、雄伟豪华的鲁王宫建筑群,为在扩大王宫的面积,在拆除阙里孔子旧宅中发现孔鲋所藏《尚书》、《论语》、《诗经》《仪礼》等古文经书竹简,得以使孔子思想流传推广。
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年)诏改鲁县为“汶阳”,自鲁国灭亡改为鲁县,至是年止,曲阜以“鲁”为县名,历时长达833年。开皇十六年,诏改县名为“曲阜”,“曲阜”一名,作为地理名词历数千年,一直沿用至今。
隋唐五代之时,曲阜虽不再是鲁南的行政中心,但因其为“圣人”孔子故里而依然受到重视。通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曲阜的文化、经济也空前发达。晚唐之际,仅孔家就出了六位状元和十四名进士。
宋仙源县城是曲阜有史以来继周、汉鲁城之后的第三座古城。由于宋王朝崇儒重道,致使朝拜黄帝、少昊、周公、孔子的文武大臣和学者络绎不绝,文化气氛十分醇浓。期间赐孔庙文宣王殿名为“大成殿”,于孔子墓前造立石仪。大修少昊陵,立“万人愁”石碑。宋高宗建炎二年(1129年),金兵入侵,将北宋王朝在曲阜建造的仙源县治及宫观、庙宇等建筑群及大批珍贵书籍化为灰烬,仙源县沦入金人统治之下,并恢复曲阜县旧名。
曲阜城在历史上曾有四次大的变迁。最后一次是在明代中期。正德六年(1571年)河北刘六、刘七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破曲阜、焚官寺民居数百,县治为墟”。明武宗朱厚诏令山东巡抚于鲁故城西南隅--以孔庙为中心重筑新县城,即现存明故城。
清代曲阜地方建制与明代略同。清皇帝累计10余次到曲阜“朝圣”,学者骚人竟相莅临曲阜,为曲阜留下难以胜纪的文化遗存。
新中国成立后,曲阜迎来新的时代,1953年,曲阜改属济宁专署,1958年与滋阳合并,仍命名曲阜县,1962年,曲、滋分治,恢复原建制,1983年,济宁专署改为省辖市,曲阜仍隶属济宁市。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制,改为省辖县级市,始称“曲阜市”,属济宁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