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旅游在线 www.east-trip.com
古崖居遗址


 地里位置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延庆县张山营乡海坨山麓。以洞沟古崖居遗址规模****,位于一狭长的沙砾花岗岩山谷内,在谷内崖壁上布满各式各样的崖居洞窟。洞群分前沟、后沟两部分,俱为东西走向。崖居洞内均凿有石室,多达数间。各类崖居洞窟共100多个,远观就像一个巨大的石窟村落。该遗址为辽、五代时奚人去诸部所凿,对于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生产及生活状况有重要价值。

遗址简介
        古崖居遗址位于延庆县西部15公里张山营乡东门营村北幽静的峡谷中,东连松山自然保护区,南临官厅水库。它是由一支不见史志记载的古代先民在陡峭的岩壁上开凿的岩居洞穴,计有117个。经考古学家验证,古崖居洞穴开凿于唐末,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的奚人聚居的部落。洞沟古崖居石穴群,建在海拔800余米的高山上,耗银上干万两,历经31年凿成,是华北地区迄今发现的规模****的古崖居遗址。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崖壁开凿面积2.4万平方米。此遗址已被评为北京市风景名胜区,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洞沟石穴群分为前、中、后沟三部份,开凿在砂砾花岗岩壁上,洞口毗邻,错落有致。呈自然村落状,前沟南、北、东三坡,鳞次凿建计九十一洞;后沟东坡一面。阁状洞穴布满全坡,计二十六间,共计一百一十七洞。这些悬挂在近十万平方米陡峭岩壁上的洞穴,有单间、两套间,也有三套问;有的上下相通,有的左右相连,宛如层楼居室;还有的一洞多门,四通八达。洞内凿有石灯台、石灶台、石槽、石炕,布局合理;排烟道、气孔、户枢、门框痕迹,历历在目。凿建最为精巧的要算位于中间山梁处的宫殿式洞穴(奚王府),上下两层,可以贯通。宽敞的大厅内,六根雕凿精细的石柱撑起洞顶,中间是一张宽大的石案,大殿的两侧又并列凿有两个小居室,当地人称“官堂子”。
       在近10万平方米陡峭崖壁上的洞穴,有的上下相通,有的左右相连;洞内凿有石灯台、石灶台、石炕,布局合理;排烟道、气孔、户枢、门框痕迹历历在目。
  奚族原散居于我国东北地区,唐中、晚期,辽崛起于东北,奚族不堪忍受辽的压迫和奴役,纷纷迁移。洞沟古崖居石穴群是奚族首领率众开凿的,奚人在此居住了约3O多年,后辽、金、元历代仍有人居住。
  洞沟古崖居石穴群的发现,对研究我国古代北方的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关于古崖居开凿年代,有认为是元,或魏,或唐辽。其目的与用途,草寇山寨?戍边驻军?应避战乱?少数民族聚居?据不确切考证,此为唐、辽间奚族聚居岩寨……
    这些由人工开凿的石穴,分布在两沟四坡上,前沟东壁洞穴最多,有48洞,南北两壁合计43洞;后沟东壁有26洞。前、中、后三部分,共117个洞窟,350多个开间。诸洞毗邻错落,呈自然村落状,一般洞室为一明两暗的三居室,也有单间和双间居室,高约2米,进深1—6米,面积约3—20平方米。此外,还有马厩等。洞内有炕台、灯台、灶台、壁橱及石槽等。炕台的设计近似今日火炕,有弯曲的烟道通向外面。门框、户枢、气孔,凿工精细,有棱有角,凿痕依稀可见。
  前后沟之间的山梁下,有一座大型宫殿式洞穴,有上下两层,坐东朝西,下层为大殿,殿中有石案,两侧还有几间居室,其中一间可通上层。这里很像开会的会堂或议事厅,当地人称之为“官堂子”、“金銮殿”、“古崖宾馆”。殿内有6根精雕细刻的石柱,用来支撑上层。上层为居室,形制与下层相似,据传说此洞前原有匾额一块,上书“清水县衙”。修葺一新的“古崖宾馆”,上依巍巍海坨山,下临浩浩官厅湖,环境幽雅。

交通
  德胜门乘919路汽车在延庆站下车,转乘920路或小公共至下营站,再换乘直达古崖居的中巴。驾车可从马甸桥上八达岭高速公路到延庆,再沿110国道行至东门营村后,再行2公里即到



东方旅游在线:中国旅游导航网站 英文域名:www.east-trip.com, www.cn3399.com;中文域名:“东方旅游在线.中国”